2023年10月19日至21日,第六届江苏佛教论坛暨第二届淮海佛教论坛在连云港举办。

 

本届论坛以“佛教中国化·守正创新”为主题,设一场主旨论坛(←戳这里查看主旨论坛精彩发言!)、两场主题论坛查看第一场第二场分主题论坛精彩发言)和一场连云港分论坛。

 

连云港分论坛现场连云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郁正言,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忠毛,连云港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昌林法师,南通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、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李传江,连云港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涵法师,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杜嘉诚,围绕主题西游胜境·丝路佛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
 

连云港分论坛

西游胜境·丝路佛缘

 

主持人:江苏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徹梵法师

 

与谈人: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讲师

乐晶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守正创新适应新时代

港城佛教行稳致远再出发》

连云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郁正言

郁正言表示,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存在,其团体组织、活动场所、活动行为与整个社会相关联,与现实中的社会秩序、社会规范等有着复杂的联系,不可能不受社会法律、规章制度约束、监管,因而必须在社会规制内合法有序地活动,必须讲政治、讲法律、讲纪律,宗教界必须在多元思潮、多种精神的客观共存中,注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、抗震力、适应力。他指出,连云港佛教界主动融入我国佛教中国化连云港实践,守正创新,严以治教,走出了港城办教治教之路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连云港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

及其区域性特质》

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唐忠毛

唐忠毛教授认为,中外汇通、南北汇通和多元杂合从不同层面反映出连云港佛教的整体性特征,这种特征既来自于佛教自身影响,也伴随着连云港整个社会历史、经济、政治和文化习俗,其本身也成为连云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一定程度上来说,连云港佛教的地域性特征和西域佛教、中原佛教、江南佛教、云南佛教、西藏佛教,以及南方广州、泉州、交趾的地域佛教一起,共同构成了中国佛教不同类型的地域特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佛教中国化·守正创新》

连云港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昌林法师

昌林法师表示,佛塔不仅在佛教文化、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,也在人类建筑史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。在汉传佛教的流变历程中,佛塔所体现的佛教中国化趋向非常明显,以海清寺阿育王塔为例,佛教刚传入中国时,阿育王塔其实是覆钵状,后来渐渐吸收中国元素,从一层变为多层,从圆形变成多角形至今,许多佛塔外表和形制体现出的中国化色彩,正是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注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传入海州

——从孔望山摩崖石刻谈起》

南通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、

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 李传江

李传江教授通过对孔望山摩崖石刻的题材、造像特点的分析,以及对佛教传入海州与海上贸易之间关系的梳理和探析,揭示了海州地域虽然是佛教最早输入地之一,但因为政治历史的变迁,此地作为传入登陆点的短暂性,使得佛教的经典教义教理并没有在这里得以流布,却是民俗佛教居于主导地位,这种信仰又与道教融合在一起,让海州成为有着较为独特的宗教信仰地区之一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新时代如何全面从严治教》

连云港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妙涵法师

妙涵法师指出,佛教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,与中华文化紧密融合,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佛教文化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佛教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。如何在维护佛教正统教义的基础上,进行创新实践,确保其在新时代的健康、稳定发展,是佛教界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。他表示,加强教育和培训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等,都是确保佛教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措施,但更为关键的是,佛教界必须始终坚守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念,如慈悲为怀、自我超越、利益众生等,确保佛教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佛教民俗化的内涵与实践

——以连云港地区为例》

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

杜嘉诚

杜嘉诚博士表示佛教民俗化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信仰实践部分,它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,塑造了信仰生活的主要方式,又借由寺庙营造了信仰和日常交互的公共空间,不断促进佛教民俗化的发展。连云港地区由于其南北交界的地理优势,在古代始终流行着佛教信仰,当地的佛教民俗化十分深入,其信仰实践也符合上述的特征。随着改革开放,连云港地区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下,打开了佛教民俗化的新局面,实现了佛教中国化新时期的信仰实践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
 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
来源 | 江苏省佛教协会

部分图片 | 唐林雪、妙语

 

*发言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
 

 

 

西游胜境 · 丝路佛缘 | 第六届江苏佛教论坛连云港分论坛探讨摘要

2023-10-28
首页    佛教论坛    西游胜境 · 丝路佛缘 | 第六届江苏佛教论坛连云港分论坛探讨摘要